快递进村到户 农货出山不愁 ——长顺县创建“顺先锋·邮万家”党建服务品牌
- 作者:蒲艳梅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5-08-03 11:58:56
到了县里的快递,多久能派送到村民手上?在黔南州长顺县,答案是半天。
每天清晨,一支以党员为主要组成的邮政直投团队,开着8辆满载快递的邮政直投车准时驶出长顺县邮政物流配送中心,按照县到村物流配送规划线路,朝着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邮政快递便民服务点驶去。在邮政统一配置的货架上,各类包裹分类存放,不时有群众前来寄取快递,实现了家门口的“快递自由”。
邮政直投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 侯博文 摄
这是长顺县深入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的生动实践。
“我们多次组织人员深入村寨、快递企业、快递服务点调研,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建议。”长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党建办主任毛宁坦言,大家普遍反映了农村快递“上行下达”不畅通、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取快递违规收费等问题。
作为农业强县,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这些问题可拖不得。
长顺县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聚焦基层基础“强双基”,由县委党建办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长顺县分公司,成立联合专班,印发《长顺县“顺先锋 邮万家”快递进村便民服务实施方案》,构建“党建+邮政”融合模式,创新打造“顺先锋 邮万家”党建服务品牌,探索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在全县各镇(乡、街道)开展快递进村服务。
长顺绿壳鸡蛋
“群众每取一件快递,就有0.4元钱充实到村(社区)集体经济;每寄一件快递,也会有相应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长顺县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凯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按照原本的投递模式来推动快递进村工作,要多花30万元费用。通过“党建+邮政”,还能更大程度让利于村(社区)和群众。
快递进村,打通了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有效助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发展。
“我家种植20亩蜂糖李,其中11亩进入丰产。家里没车,去年也只能坐车去镇上的快递服务点寄蜂糖李。”48岁的代化镇打朝村村民王禄忠,是村里种植蜂糖李的“老把式”,这位不善言辞的老农一说起快递进村后的变化,就打开了话匣子。
6月是蜂糖李的采摘期,王禄忠一家一头钻进了李子林里忙活。今年,夫妻二人不出村就给顾客寄了50多件蜂糖李。王禄忠一番盘算下来,车费、邮费、人力成本都节省不少,黝黑的脸上乐开了花,逢人就夸快递进村实在。
自从4月快递进村以来,到长顺县各村(社区)的包裹量累计达24382件。不少村(社区)合作社、种养业大户还和邮政达成了长期的电商合作。
“卖了3万多斤折耳根,运输成本跟去年相比,节省了10%以上。”广顺镇核子村,从事两年直播工作的村民胡碧和妻子坐在新房的沙发上,盘算起快递进村后这三个多月来直播卖折耳根的收支账。
“已经和邮政合作,等到今年10月和次年4月折耳根采挖旺季时,还有专门的车辆上门服务,肩上担子轻了不少,直播带货充满了底气。”胡碧坦言,核子村种植的折耳根、辣椒、茭白等农产品较多,不少村民也曾上门讨教怎么直播带货,可快递问题却让很多人打起退堂鼓。如今,快递问题得到解决,自己村里村外的徒弟有10余个。
广顺镇核子村种植的折耳根 侯博文 摄
党建引领、邮政搭台、群众受益。长顺县党建联建推进快递进村工作的做法是全省首家,也是国企党建与农村基层党建携手共进的有益尝试。
“截至目前,全县95个村(社区)中只有5个偏远村没有实现县级直投,由投递员二次派送。”毛宁说,下一步,将加强与邮政外的物流快递合作,把快递进村的物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紫王葡萄、高钙苹果、绿壳鸡蛋、小米核桃等长顺特色农产品搭上“黔货出山”快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蒲艳梅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篮球热到稻花香,来看“村BA”后花园的丰收故事
水车不断转动,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因紧邻“村BA”发源地台盘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被誉为“村BA”的后花园。